贝博中国
贝博中国
贝博中国

瞒着父母复读14年7次放弃985名校:高考狂人的悲剧警醒无数人

时间: 2023-12-18 02:09:37 |   作者: 半自动载带包装机

  原标题:瞒着父母复读14年,7次放弃985名校:高考狂人的悲剧,警醒无数人

  从2009年到2022年,唐尚珺参加高考14次,不亚于赵本山上春晚的次数。

  去年,唐尚珺高考成绩597分,顺利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可他却以专业不合适为理由拒绝,再次选择“回炉再造”。

  母亲生他那年已经40岁,属于高龄产妇,因此受了不少苦,父亲也因为超生问题,丢了教师工作。

  种甘蔗、砍甘蔗,将甘蔗砍倒后,用绳子捆好,再靠人力运下山,装车卸车……如此不断重复。

  每到这样一个时间段,唐尚珺就想到父亲的教导,要好好读书,否则一辈子都要累死累活地在土里刨食。

  因此,小小年纪的唐尚珺立志要用功读书,争取早日出人头地,接父母去大城市住,让他们不用再这么劳累。

  2002年,唐尚珺背上行李登上前往县城的班车,在摇摇晃晃的车里向外看,一座座大山被抛在身后。

  唐尚珺心想总算走出大山了,但让他意料不到的是,未来十几年,他还会被另一座大山困住。

  作为家中唯一还在读书的人,唐尚珺承载了全家人的希望,父亲曾写下“跨长江,过黄河”几个字,勉励他以后去大城市读书。

  比如英语课,他以前没学过,在课上完全听不懂,但县城的同学从小学就接触过英语,学起来游刃有余,成绩也好。

  他想考当地最好的高中,钦州二中,但成绩很不理想,想学习不知道如何开始,想找人指导也不知道该找谁,那时他感觉自己完了。

  头晕、精神恍惚,如同喝醉酒一样,每天都像在做梦,医生说他是神经衰弱,需要休息。

  第二次中考的前一个月,他的怪病又发作了,也是回家休息了一周,才慢慢恢复。

  此后,“怪病”就在他身上常驻了,每学期复发一次,后来又变成一年一次,直到2015年才彻底消失。

  不听课,不写作业,不做笔记,只要有时间就打球、溜冰、在操场放小音箱、去铁路边看火车、骑自行车逛钦州……

  同时,他还把初中时养成的坏毛病带到高中,拖延、懒散、马虎、只会空想……在高中时期这些坏毛病甚至更加严重。

  唐尚珺每天过得浑浑噩噩,不知道如何学习,不知道如何准备高考,就连上高三也没有紧张感。

  唐尚珺不敢相信自身的成绩这么差,感觉对不起父母,于是没有填报高考志愿,直接去学校报名复读了,他想用成绩证明自己。

  钦州当地十分流行复读,无论成绩好不好都有人复读,钦州二中每年都有1000多名复读生。

  但他没搞懂复读是怎么回事,只单纯地认为再读一年,成绩一定会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

  2010年6月,唐尚珺再次参加高考,成绩出来了,405分,还是没过二本线。

  学校开学之后,他怀揣着家里借来的5000元学费,去学校转了转,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读的学校,然后申请退学,回原来的高中复读。

  彼时的唐尚珺认为,自己今年能考四百分,明年肯定能考五百分,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他变得很浮躁,每次看书遇到不懂的知识,就不想学了,过一会又感觉痛苦自责。

  唐尚珺的日记中,记下了他的目标,想考清华;也记下了他的愧疚,感觉对不起父母。

  他还用纸笔列出了自己的缺点,下决心要改,几个月下来,缺点写满了二三十张纸,但他还是老样子。

  每次看到身边埋头苦读的同学,他都觉得学习毫无乐趣,也不明白大家为什么这么拼命?

  据说,在九十年代,他们村出过一个清华大学生,这个人后来当了大官,还出钱给家乡修路。

  一时间,这个学生成了全村人仰慕的对象,清华大学也成了乡亲们对大学的全部认知。

  唐尚珺听着这一个故事长大,但对清华大学的了解十分有限,只知道世界上有这所学校,至于怎么考进去,里边是怎样,就一概不知了。

  直到考进钦州二中,他才得知清华大学是全国最好的大学之一,考进很难,就算钦州二中这样的重点中学,也只有前三名才有希望。

  2013年8月,他坐火车去北京,在清华校园逛了一圈,那天正赶上新生军训,唐尚珺羡慕极了,不清楚自己何时才能在这里军训。

  他的哥哥姐姐基本都在钦州,所以唐尚珺每次出校门都像做贼一样,提心吊胆、东躲西藏。

  三姐问他怎么在钦州,不是去南宁读书了吗,唐尚珺吓得不知所措,有那么一瞬间想着干脆坦白算了。

  第二次是去书店买书,为了避开有极大几率会出现的家人,唐尚珺特意早晨七八点出门,没想到还是被带孩子出来玩的三姐发现。

  彼时还没有手机,为了给家人打电话时显示南宁的区号,他每年都要跑几趟南宁。

  每次放假,他都要先坐车去南宁,然后再买回钦州的车票,因为哥哥会去钦州火车站接他。

  他说自己在南宁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电子厂上班,工资一千六,管住不管吃,工作很轻松。

  父母对唐尚珺的说辞深信不疑,每次说起儿子的工作,母亲都满脸骄傲,自己儿子跟着大老板赚钱,终于不用再卖苦力赚钱了。

  唐尚珺工作之后,父母不用再辛苦种甘蔗,于是把甘蔗地都种上树,家里的老水牛也卖掉了。

  不过,这对正在复读的唐尚珺不是好事,因为他没了家里的金钱支持,复读生活一下就艰难起来,只好自己想办法赚钱。

  他做家教、做小时工,每个月的收入勉强有一千元,但这点不足以支撑他的复读生活,也没办法帮他维持工资1600元的假象。

  唐尚珺曾去东莞的工厂里打过工,但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食宿环境让他没办法忍受,加上主管不拿他们当人看,经常辱骂他们,感觉尊严被践踏了。

  勉强干了五十多天,赚了五千块钱,唐尚珺就回老家了,并且发誓以后绝对不进工厂打工。

  当何汉立听说唐尚珺还在读“高三”,马上想到要将他的经历拍成纪录片,在电视台工作的何汉立,正打算拍一部纪录片。

  唐尚珺不想答应,但架不住何汉立软磨硬泡,加上有求于何汉立,于是便同意了,但要保证不能影响到他学习,也不让他的秘密被家人发现。

  其二,他考出历史最高分621,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了解唐尚珺的老师和同学都为他感到高兴。

  当唐尚珺把通知书摆在桌上,向母亲坦白一切时,母亲没有怪罪他,只是捧着通知书看了半天,说:

  在医院治病的父亲知道这件事后,也没有怪罪唐尚珺,只说了敬佩他的毅力,还夸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9月4日,唐尚珺去中国政法大学报到,办理了助学贷款,并且一边学习一边在学校餐厅兼职打工……

  他确实去中国政法大学了,但只在校园里逛了几圈,看了看新生报到处,在新生名单里找了找他的名字。

  第二、南宁平果三中能给他高额奖金,只要超过600分就奖励10万,如果以后考上清华,还能再得60万;

  唐尚珺的人生再次分成两面,A面是中国政法大学学生,B面依然是高三复读生。

  他不再满足于每月只领四五百生活费,开始将目光瞄向那些能给高奖金的复读学校。

  复读的第一站是南宁平果三中,一入学他就得到了10万元奖励,此外每月还能领到两千元生活费。

  百色鸿顺中学是一个房地产老板创办的,专门招收高分复读生,目的是打造能考清华北大的复读班。

  学校给的奖励十分诱人,高考分数达到600,就能得到5万元奖励,每月给一千五百生活费,全市统考排名前十还有奖励。

  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待遇也很好,比如吃饭不要钱,食物还特别丰盛,鸡鸭鱼肉、海鲜、牛肉……样样俱全,此外还能报销回家的路费。

  此时,唐尚珺的复读已不单纯是学习,更像是一份工作,考试就是达成目标,每一分都对应着不同的奖励。

  在复读之外,唐尚珺也做了其他事,比如谈恋爱,2017年他交往了一个女朋友,后来女朋友考上了广西大学,唐尚珺还在原地踏步。

  既有西南政法大学这样的普通本科,也有吉林大学、广西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样的985高校。

  这些年,唐尚珺可完全选择一个好大学,然后读书、工作、娶妻生子,过正常人的生活。

  就像他的同学何汉立,虽然读的只是普通二本,但娶妻生子,事业有成,生活岂不美哉?

  “我不应该复读那么多年了。真的,人有很多路可以走的,那时候我真的想非要考上那个大学。”

  如今的唐尚珺犹如堂吉诃德,为了梦想,在现实与荒诞的夹缝中游走、寻觅,这一切是闹剧,还是勇敢的挑战?

  我们无法嘲笑一个为了梦想孤注一掷的人,但我们也无法歌颂为了虚无缥缈,甚至没办法实现的梦想,任性蹉跎的人。

  “为上清华复读13年考生唐尚珺”,这是唐尚珺社交账号的自我介绍,但愿明年能变成“清华大学学生唐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