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博中国
贝博中国
贝博中国

在卷和躺、奋斗与妥协之间反复横跳 你是相亲界的“45°青年”吗?

时间: 2023-11-16 21:41:01 |   作者: 载带成型机设备

  温州网讯 “佛系”“内卷”“摆烂”“躺平”网络上关于人生态度的热词慢慢的变多,近期又出了一个热梗,叫做“45青年”,即介于躺平的0和向上奋斗的90之间的人生态度,指的是那些不躺平也不参与内卷的“佛系奋斗者”。也有人将这样的人生态度划归为:在卷和躺、奋斗与妥协、顺从与反抗之间反复横跳的“45人生”。

  这种45的人生态度同样出现在对相亲和脱单的态度上。很多温州父母反映,对于结婚这件事,总是父母比孩子急。父母着急托亲友、找媒人给孩子介绍对象,孩子则“点一点,拜一拜”(温州俚语)。

  你也是这样的“45青年”吗?近期,在温州青年中开展了一次关于生活态度特别是婚恋态度的网络问卷调查,120位温州青年参与,其中90后占比近70%,男女比例约各占一半。在被调查者中,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对相亲、脱单的态度迥异。

  90后是当代青年的主流群体,也是目前面临脱单、被催婚的主要年龄层。本次问卷调查中,50%的90后被调查者在面对相亲脱单这件事,自己的态度是“介于积极和不积极之间”,剩下的50%则一半态度积极,一半态度不积极;而在家长催婚这件事上,22.5%的90后表示“不会积极做出响应”,12.5%则表示“会积极对待”,剩余的65%依然表示在“积极”和“不积极”之间左右摇摆。就像网络上对“45人生”的描述:“在卷和躺、奋斗与妥协、顺从与反抗之间反复横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杜健博士认为,“不想参与内卷但又不能彻底躺平”的“45青年”是一种合理的心理健康状态,一是近年职场中“卷不动躺不平”的心理健康状态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婚恋择偶方面;二是与“中庸之道”的传统观念也有一定的关系。“对于家长催婚、相亲脱单不积极或处于中间态度的青年来说,并非他们对待结婚这件事不迫切或是不想,一部分人可能是不希望能够通过相亲或是被父母催婚的方式,来进入婚姻的殿堂。”杜博士说,“90后青年目前正处于24~33岁的年龄层,这一年龄层对找对象这件事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人际吸引。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不单要有优秀的自身条件,还要能够相互吸引。”

  如何提升自身的条件,来吸引异性的关注?健身运动提升精气神、在职学习提升学历和涵养都是不错的选择,也有一些人会通过买房、买车来实现自我条件的增值。通过一定的调查发现,男青年对待运动健身、在职学习、存钱买车这几件事的积极性要高于女青年,女青年则更积极于存钱买房。

  从调查中了解到,女性普通职员、上班族和政府机关的公务员面对相亲脱单相对更积极,但像医生、教师、律师、传媒等专业领域的女性工作者就更积极地存钱买房买车;相对而言,男性普通职员、上班族和政府机关的公务员面对家长催婚就显得比较不积极,且不会积极存钱买房,但男性专业技术人员会比较积极地面对家长的催婚和相亲脱单。

  然而,无论哪个职业、哪个年龄层,多数男女在面对各方面的态度调查上,均处于积极和不积极之间的45状态。

  调查中,让被调查者通过你自己对脱单的迫切程度进行打分,不迫切为1分,非常迫切为10分。其中,12.5%的被调查者给自己打了比较中庸的5分,给自己打1分和10分的各占15.83%和17.5%,而占比最高的是给自己打7分的,为20.83%。

  或许是年龄的原因,90后和00后对于脱单的态度比较不积极,多数处于“家长不催就不急”的状态,尤以90后女性居多。多数80后和90后的男性表示“很着急脱单,想尽办法找对象”。

  85后的刘先生,高学历“海归”,做着体制内的工作,有房有车。对于结婚这件事,他还是蛮积极的,但是相亲了几次发现,女孩子们好像并不怎么积极。“原本中午约了一个女孩子相亲的,当我到达约好的地方时才发现,人家还没出门约了好几次才约上,结果还是没来。”刘先生说,“之前相亲过的一个女孩子是相同,原来人家就不想结婚,都是被家里人催的。”

  “我们急,孩子不急。”在晚遇十二举办的父母相亲会上就有不少家长如此反映。长辈们盼着孩子早点结婚、生娃,托亲属和朋友给孩子介绍了几个相亲对象,“要么聊不来,要么不合眼缘,要么就是没看上,总有推脱的理由。”

  “只谈恋爱不好吗?”温州90后姑娘小马就表示,“现在自己赚钱自己花,结婚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身边已婚的朋友既要带孩子又要上班,还有家里各种琐碎的事情,依旧是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比较惬意,想约会的时候就约会,不想约会就自己在家玩游戏、刷剧”

  杜健博士表示,过去的60后、70后,包括一些80后在婚恋观念上还是将恋爱和择偶作为同一件事来对待,认为恋爱就是奔着结婚生子去的,但当代青年更多把“恋爱”和“择偶结婚”分开来对待,甚至把“性”也分开对待,这与时代发展、国外思想观念传入等原因有一定的关系。他认为,恋爱只需要看感觉,但择偶和结婚是一件“不能反悔”的事,需要仔细考虑的条件会更多,包括双方的社会资源、人际圈、收入水平、家庭条件、性格等,更不可思议的是生孩子的问题,需要更谨慎。当代女性在择偶结婚方面的顾虑就更多了,包括孕产风险、婆媳关系等。相比之下,“只恋爱”为不想结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